第41章 万石张叔列传 (第1/3页)
脚印飞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小说网www.qb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话说这万石君,本名奋,他老爹是赵国人,姓石。赵国灭亡后,他们家就搬到了温地。那时候,高祖正在东边跟项籍打得火热,路过河内,万石君当时才十五岁,是个小吏,就负责接待高祖。高祖跟他聊了几句,觉得这小伙子挺恭敬的,就问他家里情况。万石君说:“我就一个老妈,还不幸失明了,家里穷得叮当响。不过我姐会弹琴。”高祖一听,乐了:“那你愿意跟我混吗?”万石君连忙点头:“当然愿意,我一定竭尽全力。”于是高祖就把他姐召进宫当了美人,万石君也成了高祖的贴身小秘书,负责接收文件和接待宾客。因为姐姐的关系,他们家还被迁到了长安的豪华住宅区。就这样,万石君一路混到了孝文帝时期,凭借积累的功劳,做到了大中大夫的职位。他这人没啥文化,但恭谨的态度那是没话说的,没人比得过他。
到了文帝时期,东阳侯张相如因为某些原因被免去了太子太傅的职位。文帝就开始物色新的太傅人选,大家都推荐万石君。于是万石君就成了太子太傅。等孝景帝即位后,万石君更是飞黄腾达,被任命为九卿之一。不过呢,因为他在朝廷里威望太高,景帝怕他功高震主,就把他调到诸侯国去当相了。
万石君有四个儿子:建、甲、乙、庆,都是遗传了老爸的优良传统,恭谨孝顺,个个都是官场上的好手,官职都做到了二千石。景帝看了都羡慕不已:“这万石君一家子都是二千石官员,真是把尊荣和宠爱都集于一身了。”于是就给万石君起了个外号叫“万石君”。
到了孝景帝晚年,万石君以大夫的身份退休回家养老,但每逢重要节日还是会进宫朝见。每次经过宫门的时候,万石君都会下车步行以示恭敬,看到皇帝的车马也会恭敬地行礼。他的子孙们如果担任小吏回来探望他,他也一定会穿着朝服接见他们,而且从来不直呼他们的名字。如果子孙们犯了错,他也不会大声责骂,而是让他们坐在旁边,对着桌子不吃饭。然后让其他儿子互相责备,最后再由家里的长辈光着膀子诚恳地道歉求罪,直到犯错的人改正为止。家里如果有成年的子孙在旁边,即使在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戴着帽子,保持端庄的样子。家里的仆人们也都恭恭敬敬的,一点都不敢马虎。皇帝赐给家里的食物,万石君一定会先磕头再吃,就像在皇帝面前一样。他家里办丧事的时候,也是哀痛得不得了。他的子孙们也都遵守他的教诲,这样做。所以万石君家以孝顺恭谨闻名于全国,就连那些齐鲁地区的儒生们也都自愧不如。
哈哈,这万石君一家可真是有意思啊!建元二年那会儿,郎中令王臧因为学问太多而实际行为太少,被皇上给收拾了。皇太后一看,觉得这不行啊,咱们得找个实打实的人来干这个活儿。于是她就想到了万石君家,这家人可是出了名的“少说多做”,于是就提拔万石君的长子建做了郎中令,小儿子庆则做了内史。
万石君都老得白头发一大把了,身体还硬朗得很。建当了郎中令后,每五天回家洗一次澡,顺便拜见老爹。他进了自己的屋子,偷偷问侍者老爹的衣物放在哪儿,然后亲自给老爹洗衣服,洗完再交给侍者,还不敢让万石君知道,生怕他老人家觉得不好意思。建这人在外面可是能言善辩,但一见到皇上就紧张得像个哑巴似的,啥也说不出来。皇上觉得这货挺有意思的,就对他特别尊敬。
后来万石君搬到了陵里住。有一次,内史庆喝醉了回家,进了外门也不下车。万石君听说了这事儿,气得饭都不吃了。庆一看这架势,吓得赶紧光着膀子去请罪,但万石君就是不搭理他。于是庆就把全家人都叫上,包括他哥建,一起光着膀子去请罪。万石君这才发话:“内史啊,你是贵人,你进村子里,那些长老们都吓得躲起来了,你却坐在车里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像话吗?”说完才让庆起来。从那以后,庆和其他子弟进家门都得跑着去。
万石君在元朔五年去世了,长子建哭得死去活来,走路都得拄着拐杖。一年多后,建也去世了。他们这一家子都是孝子,但要说最孝顺的,还得是建,比万石君还孝顺呢!
建当郎中令的时候,有一次写奏折,写完一看,哎呀妈呀,写错了!“马”字后面应该写五个尾巴,结果他只写了四个,少了一个!这要是被皇上知道了,非得把他脑袋砍了不可!他吓得半死,赶紧想办法补救。你说这建啊,真是个谨慎到不行的人,平时做事也都是这样小心翼翼。
万石君家的小儿子庆,后来成了太仆,负责给皇上驾车。有一次皇上问他车里几匹马,庆这小子也是实诚,他直接用马鞭数了一下,然后举手说:“六匹!”哈哈,庆在兄弟几个中算是比较直截了当的了,但就算是这样,他也得数数才能回答皇上的问题。后来庆去齐国当了丞相,整个齐国的人都特别羡慕他们家的品行,都不用多说什么,齐国就治理得井井有条,人们还特地为他立了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