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堂主韦萧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小说网www.qb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孙搏大喜,激动的说:“对呀,就是这样,肯定是这样的,他一定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江寒笑道:“所以接下来,那些敲上去中空的石板,我们反而不用理会,只找那种发出实音的就好。”孙搏一下子从地上跳起来,道:“马上就找,速度速度!”
林诗妃与高鹏也都异常兴奋,忙起身继续检查洞壁上的石板。
刚才他们三个通过敲击石板来判断后面虚实的时候,发出中空虚音的石板很多,也因此让他们难以检查下去,但现在换成寻找实音的石板,目标立时减少了许多。往往一层之中才有一两块,整面洞壁也不过三四块的模样。如此一来,三面洞壁加起来也才十来块石板,不管是拆下来还是镶嵌回去都异常的简单,就算会坏事也不会坏在这上面。大家很快变得轻松起来。
这次探查过程依然是他们三个为主,江寒则用矿泉水在他们找出来的石板上做好记号,也就是把找出来的石板弄湿,洞内空气湿潮,倒也不用担心石板上面的水迹在短时间内会干掉。等全部找完后,江寒数了数,一共十二块。
十二块,数目说多不多,可也不算少。如果全部掀开来看的话,效率肯定极低,但随机挑选的话,又怕同样浪费时间。怎么办?
江寒决定使用代入法,如果自己是那个方丈,面对这十二块地方,应该怎么选?但他很快意识到这样不行,虽然从自己四人的角度来看,这十二块石板后面都有概率是藏宝洞的所在,但实际上,对于当时那位方丈来说,这十二块地方不可能每处都有天然洞穴。也许对当时的他来说,只有一处最适合藏宝的地方,所以代入法在这里是不能用的。可那又该怎么推断出唯一正确的藏宝处来呢?
江寒开始回想雷音洞的由来,当然,这段由来是他从洞外的介绍铜牌上看来的:隋大业年中(公元六零五到六一七年),法师静琬住在幽州(今河北北部)智泉寺,鉴于北周、北齐都在搞灭佛运动,害怕佛法在如此声势浩大的运动中湮灭,就想把所有的佛经都刻在石头上(不易毁灭),以备佛法湮灭后后人有可以学习的地方。遂于隋大业元年(公元六零五年)来到白带山(石经山古名)山麓,率领弟子把天然的石洞磨平,将一百四十六块石刻佛经镶嵌于四壁,此洞就是第五洞雷音洞(又称华严堂、石经堂)。还有另外“涅槃”、“般若”、“宝积”等洞室,分别对应现在的的一号到九号洞。
这里面的重点是这样一句话:“率领弟子把天然的石洞磨平,将一百四十六块石刻佛经镶嵌于四壁”。
磨平,指的是把洞壁还有洞内地面凹凸不平的地方打磨光滑平整。事实上,地面平整与否还无所谓,洞壁不平整的话,那一百多块的石板根本镶嵌粘贴不上去,也做不到现在直上直下的平面效果。这说明什么?说明隋朝的时候,这洞里的三面洞壁就已经被打磨得很平整了,别说没有天然的石窟洞穴,就算是有,也早被静琬师徒填平塞满了。于是问题来了,到了明朝末年,时间过去了几乎整整一千年,时任当年云居寺主持方丈的那位藏宝图作者的弟弟,在三面洞壁上石板都完好无损的前提下,是如何得知某块石板后面有天然洞穴并加以利用的呢?要知道那个天然的洞穴已经被封住掩死了,而且外面还盖着一块或者几块石板,那位方丈想要发现那个洞穴,除非修炼了天眼通的神技,要么就是,他本就是静琬法师转世投胎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