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伦敦 (第1/5页)
A.G.里德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小说网www.qb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从未见过这副模样的伦敦。
离开农舍的地下室之前,我们针对在伦敦的什么地方下车进行了一番辩论。在所有的选项之中,我们考虑过国会大楼、唐宁街10号和伦敦警察厅,理由是如果任何形式的文明政府或执法机关依旧存在,我们应该能够在这些地点找到它们。但是问题是,这样的政权和那些穿着作战服追杀我们的人也许就是同一拨人。
最终,我们妥协了:在住宅区汉普斯特德下车——至少那里在2015年时多半还是住宅区。我们之所以计划这么做,也是因为停留在政权中心以外能够让我们一窥城市里的情况,而且那里很有可能疏于戒备。一旦暴露,还能增加我们逃脱的机会。
从某种程度来说,我们是对的:车站里无人值守,其实是完全被废弃了。
尼克和我朝着车厢外凝视了片刻,打量着这座似乎经过了改造的地铁站。萨布丽娜、尤尔和格雷森正在外面等待。看到我们在车厢里坐得如此靠近,格雷森转动眼珠,望向了如今已经几乎难以辨认的洞穴石头和水泥空间。曾经铺设着铁轨、往返过列车的地方如今立着一系列宽敞的隔间,每个隔间通往一节车厢。眼前一排排、一行行漆黑空洞的车厢隔间让我的神经稍稍紧绷了起来。
看到曾经繁忙的地铁没有了来来往往的人群——在每一个角落里迅速地移动、接听和凝视着手机的人——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离奇的感觉。要知道曾几何时,在高峰时段,地铁站里的每一平方英寸地面都恨不得挤满了人,让你无法呼吸。
此时此刻,这里就连一根针落地的声音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
门外的大街上也没有生命的迹象——总之,看不到人。
有些建筑被人用木板订了起来,还有一些已经破旧不堪,窗户也被人砸破了,玻璃散落在空荡荡的人行道和街道上。草坪和野草在缝隙里丛生,藤蔓沿着建筑一路攀爬。如此茂盛的植被与破碎的文明遗址形成了奇特的对比。这座我深爱的城市,这座由罗马人于2 000多年前建造起来的城市,这座在无数征战和瘟疫——包括黑死病和纳粹的战略空袭——中幸存下来的城市,最终还是沦陷了。但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