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拉皮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小说网www.qb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沈明哈哈大笑,“给我这个老东西编故事,已经够难为你的啦,就按照你的想法来,我没有意见。”
都是人精,谁占便宜谁吃亏心里门儿清,陈一鸣也就不再废话。
原版《心灵捕手》呆萌只拿了剧本奖,表演奖却归了配角罗宾,不是没缘故的。
这个混沌中年拯救叛逆少年的故事架构,其实天然利好于前者。乍一看好像人物弧光都在身为戏眼的呆萌身上,起承转合都随着天才转变的节奏走,但实际上观影过程中一个移情效应,高光就被搭戏的罗宾吸走了。
呆萌和罗宾的双人组合,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表里搭配,被拯救的少年是明线,变化激烈、外放、具现化,而拯救者心理学教师是暗线,变化隐忍、内在、暗示化。
单就对演技的要求而言,不好说哪一种更高,但两个摆在一起,对于看懂电影的影迷以及专业影评人和专家来说,后者的起跑点天然就要领先一大截。
罗宾演技毋庸置疑,他也确实利用有限的戏份,把一个丧偶中年沉沦、助人、自助、直至重获新生的过程传递给了观众。
但是不得不说,如果没有叛逆天才一系列激烈外放的转变做对比,罗宾的这条暗线也很难成就精彩。
观众对于呆萌的心灵救赎有多欣喜,对于罗宾的自我救赎就有多认同,助人者的立场和坚强自助的结果,会最大化地承接同样受困于现代都市心理病的观众们的情绪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