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黑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小说网www.qb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斯隆对于被人看透心思感到不太舒服,尽管最后事实就是如此。
没人会说斯隆在越南工作不努力。他很努力,而且也冒过险。有几次他冒着枪林弹雨,在越共所在的地方采访,在危急关头,他也有着和常人一样的恐惧,怀疑自己能否活着回去。
事实证明,他总是安全返回,很少离开超过24个小时。而且,他带回的报道,总是惊心动魄的战争画面,加上战争中年轻的美国人充满人情味的故事,这正是纽约总部想要的新闻。
按照自己的精明计划,斯隆不必过多地去冒险,就经常能够参加更有新闻价值的西贡军事和外交吹风会。只有在很久之后,人们才会意识到斯隆的报道是多么肤浅,才意识到在电视新闻中,惊心动魄的画面竟然能比深度的分析,甚至事实更加重要。但是,当人们意识到这一切时,对克劳福德·斯隆来说已经无所谓了。
斯隆的整体策略奏效了。他在镜头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越南的时候更是如此。他深受纽约马蹄组制片人们的喜爱,频繁地在晚间新闻中出镜,有时甚至一周3~4次,这不仅让他拥有了众多的观众,还引起了CBA总部高层的注意。
然而,哈里·帕特里奇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特立独行。为了挖掘深层次的新闻,他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调查,与摄影师一起奔赴越南的偏远地区。他学习美国和越共的军事策略,探究双方策略失败的原因。他研究双方的力量对比,在前线搜集关于地面和空中打击效力、伤亡情况和后勤保障方面的素材。他的有些报道与西贡的官方军事评论相矛盾,有些则证明了评论的正确性。正是这种对美军没有偏见的报道,把以帕特里奇为代表的一小部分记者与报道越战的大部分记者区别开来。
当时,大多数越南战争报道都是负面和敌对的。一些年轻记者很同情身在祖国的反战示威者,所以不时地表达对美军的不信任,甚至是鄙视。大多数媒体报道都反映出这种情绪。典型的例子就是敌人的新年攻势。媒体宣称新年攻势是共产主义完全彻底的胜利,但是20多年后,研究者发现这种说法并不是真的。
哈里·帕特里奇是当时报道美军在新年攻势中表现极佳的记者之一,当时敌人的表现并没有外界报道的那么好,而且也有失败的方面。起初,马蹄组的高级制片人质疑这些报道,还想要延后播出。幸好,经过讨论,帕特里奇以其可靠准确的记录胜出,大部分报道都播出了。
在帕特里奇未播出的报道中,有一条是批评当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德高望重的主播沃尔特·克朗凯特的,克朗凯特在新闻节目中表达出了消极的个人意见。
克朗凯特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一档“新年攻势之后”的特别节目中,声称“在越南的血腥遭遇”将“以僵局告终”,并且“我们只能不择手段扩大战争,而敌人也会与我们抗衡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