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面的大家庭 (第3/4页)
李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小说网www.qb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卡西悄悄对我说,他家的小儿子弹得才好呢,可惜正在外面放羊。
席间,一个十七八岁的大男孩一直坐在席外。面前花毡上只摆着一碗茶,女主人不时递给他一块馕。我以为是坐不下的原因,就说:“过来一起坐吧,挤一挤吧。”大家看我这么说,也纷纷招呼他入席。但他似乎很为此害羞,说什么也不肯坐过来。我看他很孤独的样子,就主动找他搭讪,还问他会不会弹琴。于是大家把琴递给了他,他接过来拨弄了两三下就赶紧还回来。听得出,他也是会弹的。
这时卡西悄悄告诉我,他不是这一家的人,是雇用的牧工。奇怪,冬库尔的强蓬家因为人口单薄而雇牧工,倒可以理解;这一家满屋子都是人,居然也雇!我悄悄问道:“他家羊很多吗?”“多!羊多,牛多,马多!马三十个的有!”——啧啧!
这顿丰盛的茶点结束后,大家分散开来,各忙各的。爷爷靠着羽毛靠垫看书,温孜维娜的姐姐绣花,女主人熬胡尔图汤,两个小孩午睡,男人们纷纷装鞍上马,出门四去。温孜维娜收拾房间,然后下山取水。我和卡西也跟去了。
她家取水的地方和我家一样远得要死。更糟的是,道路异常陡峭。我徒手上下都累得气喘,更别说负重了。由于坡度太陡,很多地方甚至需要手脚并用往上爬,根本没法挑水。小姑娘只好用一个蓝色的塑料方壶背水,我用手指掐着量了量,大约三十升的容积。也就是说,她每次都得背三十公斤水上山。这么大一家子人,用水量大,每天至少得背两三趟。真辛苦啊。
水从山脚下一处石缝里流出,细细的一脉,汇集在不远处的一个小坑里,复又涌出,消失进草丛中。水质很好,清清亮亮,水底全是干净的沙石,不生苔藓。温孜维娜用锡勺舀水,好半天才能装满一壶。在装水的漫长时间里,两个姑娘蹲在水边没完没了地说话,时不时为着什么惊叫出声。水打满了,两人仍蹲在那儿面对面大呼小叫个没完。直到山上有人呼喊着催促:“水好了吗?要用水了!”两人这才起身,边聊边离开。卡西下山前也寻了一个十公斤的塑料方壶,帮着拎了一大壶水。真是好孩子。一路上,两人频频休息,喘着粗气为同一个话题翻来覆去地惊呼不止。
温孜维娜的姐姐已经是大姑娘了,就不用干粗活了,整天收拾房间,为大家准备茶水,做晚饭(和我的活儿一样嘛)。闲暇时间就绣花、织花带子。此时,她正依照着一个旧被罩的花样,为一面新被罩的四个角绣花,绣得极慢。绣的方法很特别,不用绣花绷子,却在白布上用长针脚固定了一片编织袋,编织袋的经纬刚好组成一个个小方格。于是她就在格子上用十字形的针脚绣花,绣完后再把编织袋的纤维一根一根抽去,只剩绣样均匀平整地留在白布上。嗯,蛮巧妙的。
我发现,所有刚刚脱离儿童期的小姑娘都带有男孩子的性情和责任感,干的活也和男孩子一样,整天满山疯跑,所向披靡。可一旦年岁增长,快要出嫁时,立刻娴静矜持起来。家人也会对她产生微妙的尊重,不会再让她干粗活重活。嗯,再过几年,卡西啊,温孜维娜啊,还有加孜玉曼大约都会如此。然而再细想一下,温孜维娜和加孜玉曼很有可能,卡西嘛,不好说……
温孜维娜家人口虽多,但还真没有闲人,各忙各的,连卡西也跟着忙得团团转。我也瞅着空子帮忙,跑到高处林子里拾柴火。但还没拾几根,突然间瞌睡得要死,好像冷不丁被瞌睡的大木槌猛击一记,顿感就算天塌下来也顾不了许多了,便扔了柴火往草地上一扑,倒头就睡。睡的时候,感觉睡得并不沉,始终能听到不远处白房子那边传来的话语声。偶尔睁开眼,能看到依旧忙碌在毡房前空地上的人们。但直到完全醒过来,才发现刚才睡得是多么香甜安稳,心像沉入大海一般寂静。其间,卡西几次跑上来推我,嚷嚷:“这样不好,难看的!”可我只能胡乱嗯嗯应允,就是没法清醒过来。奇怪,怎么会睡得这么香呢?大约眼下这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有着巨大的能量,才会令人产生深沉的安全感吧。睡觉的时候,恰好没风,被太阳热乎乎地晒着,真舒服啊。总觉得睡过了大半天,醒来一看表,不过半个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