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黑色的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小说网www.qb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义隆登基以来,对于汉朝极为推崇,毕竟他们这一脉是高皇帝之弟、楚元王刘交的后代,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但是不论刘裕还是刘义隆都没有想过用“汉”这个国号。 当初刘裕就和刘义隆商量过,最终以祖籍在春秋时的国号宋为新王朝的国号,正好当时刘裕封号还是宋王。 而且按照继承顺位,刘裕祖先楚元王刘交只是高皇帝的弟弟,根本没有多少机会能够染指皇位。 况且仅西汉一朝就繁衍出了8万多汉室子弟,更何况西汉之后还有个享国195年的东汉,并且从东汉灭亡到刘裕建立刘宋又过去了200年之久。 刘裕继承汉朝的资格甚至不如汉景帝子孙的昭烈皇帝刘备。 再有就是成汉和汉赵两个政权,成汉是氐人建立的政权,并且长期以残暴着称,相当不得人心,桓温在灭成汉时,巴蜀百姓可谓是夹道欢迎,最关键的是成汉灭亡距刘宋建立才70来年,如果刘裕以“汉”为国号,巴蜀百姓该有多么不适应? 汉赵也不是汉人政权,刘渊是地道的匈奴人,因汉朝长期对匈奴奉行“和亲”政策,所以很多匈奴贵族除拥有匈奴姓氏以外,还拥有一个“刘”姓。 西晋末年,刘渊眼瞅着乱世降临,于是自称“汉王”,接着建立汉赵政权。 至于他为何要用“汉”为国号,按他所说,“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说简单点,他作为一个长期被中原王朝提防的匈奴人,需要借助汉朝的余威来得到大家的认同。 无论是成汉,还是汉赵,离刘裕都太近了,且这两个政权都把“汉”给用坏了。 这也是刘义隆不会恢复“汉”这个国号的原因。 还有就是刘义隆作为穿越者,对于历史是尊重的,刘宋在南北朝也是赫赫有名的,所以他不想因为自己让他改变。 虽然宋这个国号给人第一印象就是那个软弱的赵宋,但是如果刘义隆完成统一大业,那么以后如果还有赵宋,如果赵宋依旧那么软弱,恐怕后世就会说赵氏给宋这个国号抹黑了,这就是先来后到好处。 我先用这个国号,而且完成了统一,如果后世再有人用,只要不如前人,那他真就不如前人。 就像“秦”,仅仅十六国就有前秦、后秦、西秦,但是他们都无法跟那个攻灭六国的大秦相比。 刘义隆就是让宋这个国号上到一个新的高度,后人可以用,但是如果很拉胯,别人不会说这个国号怎么样,只会说用这个国号的人,因为有前面的人比较着。 回到渭南,刘义隆一行已经进入渭南。 渭南虽然只是一座县城,但是却是关中东部重镇,归属京兆郡。 而且渭南还有三圣三杰,不过如今只有三圣,三杰都是后世之人。 三圣指的是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 刘义隆对于司马迁印象深刻,毕竟是学历史的,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学着作,这个时候应该叫《太史公书》。 但是对于司马迁,刘义隆也是很佩服的,《太史公书》中对汉朝多有负面描述,即所谓“述汉非”的问题,因此许多人认为司马迁被汉武帝处以宫刑,故在《太史公书》中诽谤汉朝来泄愤,故有“谤书”的争议。 东汉末王允言:“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此外后世还有很多文人学者对于他有同样的评价。 有学者认为《太史公书》“贬天子”并没有背离《春秋》之义,而是明显存在着思想上的内在继承与演进,并非私人泄愤所作的“谤书”,司马迁通过“直书”的变式——“曲笔”的方式,以秦为鉴,暗针时弊,从而承《春秋》“讥天王”之义而至于“贬天子”之法,以规正汉武帝之失,进而达到 “反王道之本”为后世立训的目的。 渭南地处渭河平原,渭河平原可以说是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如今并不像后世水土流失那么严重,所以这是一片宝地,有”八百里秦川”之称。 渭南作为临近长安的重镇,受到长安影响,这里的商会也十分热闹,街市上也人来人往,也能看到不少西域商人。 自从宋军威震西域,西域各国就变得十分和善,非常愿意到宋国经商。 这也让宋国和西域诸国的交流越来越多,很多西域特产也源源不断传到长安、洛阳等地,扩散道宋国全国,再向魏国、燕国甚至草原扩散。 刘义隆一路行来,发现从潼关到渭南似乎已经从战争中恢复过来,百姓生活逐渐富裕,城中不少百姓在集市中购买货物。 刘义隆对此十分欣慰,随即他想到这次相州水患有不少难民被安置在关中,渭南也分到不少。 于是几人打听当初是怎么安排这些难民的。 一通打听,终于知道这些难民是如何被安排的。 首先一些人得到了一些土地,虽然春播没有赶上,但官府会负责这些人的吃饭问题,等到明年收获在还给官府就可以了。 再有一些有手艺的人,被官府安排进工坊,这个工坊是负责各地农耕用具打造的,只有技艺高超的工匠才能进入长安工坊。 其余的官府安排他们中的青壮负责官府土地的收获,并付给工钱。 这样大部分难民得到了妥善安置。 刘义隆对此也十分满意,虽然知道这个渭南县令绝对不可能一点不贪,但是至少他还是有底线的,并且渭南在他的治理下很是繁荣,这就证明他还是可以一用的。 在渭南待了三天,估计大队就要到来,刘义隆一行人离开渭南,向咸阳方向而去。 咸阳是关中重要郡,郡治长陵城。 刘义隆打算去咸阳看一看,顺便缅怀一下始皇帝。 虽然这个时候的咸阳已经不再是那个大秦的国都,但是依旧留有不少遗迹。 作为一个历史系高材生,刘义隆对于秦汉十分向往,但是后世只能从史书中了解。 刘义隆打算看看咸阳郡恢复的怎么样,他记得当初迁了不少百姓去咸阳。:刘宋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