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小说网www.qb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类似的例子也发生我的邻居身上。去年冬天,我们这个楼道一户人家的暖气不热,经过两次报修解决效果他不满意,他索性就搞起了破坏,扬言:我家不暖和,你们谁也别想暖和。
不得不说,现在匪夷所思的人太多了,他们的思路是:老子不好,你们谁也别想好,要不好,大家一块不好。这样,我就“好”了。
有这种心理的人很多,非常可怕。当他享受某种物质的乐趣时,想到别人也在享用,就如坐针毡。对于他们来说,最好是全世界的苹果树只结一个苹果,供他吃;全世界的母亲只生一个女儿,供他娶。他们的恨不在物不阜,而是民太丰。
从心理学角度看,当别人比自己好时,内心生出一丝落寞是正常的,这是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的表现,特别是当身边的朋友比自己成功时,这种挫败感更强。适当的挫败感可以产生激励作用,在面对困难时敦促人前行,但过度的挫败感则引爆人性的丑恶。
相比而言,亚洲人,特别是我们国人,这种挫败感比其他民族更强烈。
首先,中国社会看重“关系”的习惯影响人们对自我价值的判断。作为一个互依型社会,人的地位和对自我的认同,一部分来自和别人的比较。通过比较,知道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分工。因而,当被比较对象的社会地位提升了,而自己的现状没有改变时,这种落差感就会更加强烈。
其次,社会资源匮乏催生嫉妒心泛滥。中国古代是集权制度,只有越靠近皇帝,权力才越大,资源越丰富。当时,靠近皇权最直接的、最公平的道路就是通过科举做官,但机会也是有限的。如果别人比自己强,自己当官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这就导致自科举制度创立以来,国人只有比掉对方,才能飞黄腾达。到了现代,人口暴增导致医疗、教育等资源相对匮乏。在这种大环境下,别人的好意味着自己的资源可能被他人蚕食,因此,见不得别人好的心理就愈发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