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第1/6页)
沉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小说网www.qb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武七年冬末, 大雪簌簌而下。
洛阳银装素裹,街上却人流如织,特别是胡人坊, 码头上已经停满了船只,哪怕临近过年了, 这些船只仍然没有减少, 余大郎不得不向洛阳令申请多派些人手来维持秩序。
洛阳卫来的很快, 在一众胡人商贩中极为醒目, 他们披甲带刀, 铁面无私,对于触犯大周海事条律的严惩不贷,因此别说是那些腰缠万贯的胡商,就连一些小国的贵人见了他们也有些发怵, 所以更多时候只是一种威慑。
到年关了, 余大郎不想因那些商家争抢货物而出什么乱子。
天蒙蒙亮, 余大郎望着码头上那些来自异邦的大型船只, 那些船只上装载着他们大周的货物。
不管是细腻釉白的还是多彩斑斓的瓷器,在海外都是显赫贵族才有的,用以装饰自家门面,或以传家,还有被称为一金一两的名贵茶叶,泛着如霞光彩的云锦丝绸, 比雪更白, 比蜜更甜的高价白糖, 轻若无物却温暖如春的棉花, 以及一本本被无数小国追捧的大周书籍, 还有大周产的各种扇子, 文房四宝,甚至是女儿家用的胭脂水粉,只要是产自大周的东西,或是有哪样东西沾上大周名号,在外身价都会翻上一翻,许多人趋之若鹜。
每年,都会有无数的人不惜冒着巨大的危险,满载着他们国家的黄金珠宝,香料药材,奴人异植,远渡重洋,大量的涌入进来,他们带着某种狂热的朝圣情绪,万里迢迢的踏上大周的土地,不愿离去。
余大郎不止一次看过那些操着怪异口音的海外小国的人拿着大周的启蒙书籍,如获至宝般和同行的人互相提问回答,学习大周官话,若有哪个番邦人有一口流利的大周官方话,那这个番邦人不管在哪条船队上都能获得最好的待遇。
还有一类人,比如哪个小国的贵族或是王子也能说得一口的大周话,余大郎去年就见过一个,此人是某个海外国的小王子,来大周朝贡后再不愿离去,于是就留在了长安专门为他们这些人建造的同文学院,他对于书上记载的洛阳牡丹很向往,于是,上奏天听,被恩准后,约着十几个留学生一起到了洛阳,专门来欣赏洛阳牡丹,今年好像还当了官。
余大郎和他们交谈时,发现他们的口音比他还纯正,而且纯正的过了头,一字一词都刻刻板板的说出来,似照科宣书般,反而让他们的大周官话听着没有本地的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