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血色山国 (第1/3页)
刘啸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小说网www.qb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h2>1.征服者的传说</h2>
翻开世界地图,亚欧大陆的中央有一片棕色的桑叶形地区。这个地方叫阿富汗,它的完整发音是“Afghanistan”,意即“阿富汗人的土地”。阿富汗的国土面积约有65万平方公里,总面积比欧洲的法国多近10万平方公里(法国面积约54万平方公里),比法国和奥地利加起来还多约1.6万平方公里。作为西亚唯一的内陆国家,阿富汗不算小国。可惜,它被众多真正的大国包夹其中。阿富汗的西部与波斯高原一串湖泊相连,因而跟伊朗接壤,两国有长达820公里的边境线。阿富汗的东北角是名为瓦罕走廊的狭长地带,与中国新疆有75公里的边境线。如今阿富汗的北部是中亚三国,即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那里从前属于苏联,再前溯则是庞大的俄罗斯帝国。阿富汗的东南部淹没在与巴基斯坦历史上从来没有分清过的一片模糊边境线中,两国共同边境长达2180公里。另外,阿富汗在东北方向的克什米尔地区还有120公里的边境线。
阿富汗跟伊朗接壤或许是真主的旨意,它们同属波斯高原,同样继承了多山的高地特色。可惜,阿富汗没有伊朗那惊人的石油储量,也不像伊朗那样拥有肥沃的土壤,能出产各种各样的瓜果粮食。与伊朗相比,阿富汗是真正意义上的山国,五分之四的土地上遍布着崇山峻岭和海拔5000英尺(1英尺=0.3048米)以上、岗峦起伏的“台原”,平地只有五分之一。据统计,阿富汗全国89.9%土地都在600米以上,首都喀布尔海拔高达1760米,重要城市加兹尼更达到2360米。喀布尔以东不远就是有名的开伯尔山口,地势十分险要,它是阿富汗通往巴基斯坦的重要关口。喀布尔以北则有著名的萨朗山口,它是贯通阿富汗南北的咽喉要道。
平原分布在阿富汗的西南和北部,其中很多是沙漠,或者与沙漠相差无几的沙碛荒原。灰色单调的沙海中,偶尔能见到闪烁水光的绿洲。北部平原位于兴都库什山与阿姆河之间,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地势狭长,海拔相对较低。这里有牧草和水源,能产粮、棉,亦能放牧,出产的紫羔皮闻名于世。西南平原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这个广阔的沙漠地带由两种沙漠组成:一种是沙砾沙漠,即雷吉斯坦(意即“沙境之地”);另一种是黏土沙漠,即达什提·马尔戈(意即“死亡沙漠”)。整个平原炎热不堪,荒无人烟,横贯其间的却有阿富汗境内最长河流——赫尔曼德河。这条河沿岸绿洲片片,甚至还出产葡萄、石榴和核桃等。这些绿洲集中了阿富汗的大部分居民。
赫尔曼德河全长1300公里,由北流向西南,上游穿越高山峡谷,形成了一个天然蓄水库,尔后流入雷吉斯坦沙漠。它的流域面积占了阿富汗国土总面积的五分之二。阿富汗境内其实有为数不少的山地河流,只是多为源头或上游河段。每当春夏季节,高山的积雪融化,湍流直泻,水量勉强充足;秋冬季节,水量则陡然变小。所以阿富汗自古有民谚云:“不怕无黄金,但恐无白雪。”除了赫尔曼德河,阿富汗其他的著名河流当属阿姆河、哈里河和喀布尔河。阿姆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全长2620公里,其中1100公里成为阿富汗与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天然边界。该河由东向西,水势上急下缓,很多支流由北向南流入阿富汗内陆,形成了科克临河和昆都士河两大主要支流;哈里河全长900公里,在阿富汗境内有650公里,东西流向,经赫拉特南部绿洲后北折,约有130公里成为阿富汗和伊朗之间的界河,最后流向土库曼斯坦的卡拉库其沙漠;喀布尔河发源于科伊玛扎尔山北麓,全长700公里,在阿富汗境内有460公里,由西向东穿越喀布尔和贾拉拉巴德平原后进入巴基斯坦,汇入印度河,最后注入阿拉伯海。喀布尔河的中下游河道可以通行木筏和驳船,这是阿富汗通往印度洋的惟一水路。
著名的兴都库什山脉,是世界上最大的山脉之一。它自东北向西南斜贯阿富汗全国,绵延1200公里,一路高低起伏,高大的山岭和狭长的河谷贯穿其中。山脉陡峭而荒凉,几乎没有树木。山岭绵亘,多悬崖峭壁,湍急的河流蜿蜒于深山峡谷中,最后汇入印度河,其中有些河谷成了波斯高原和印度河平原之间的交通要道。兴都库什山脉常年积雪,中国古代称之为“大雪山”。举目望去,那些被冰雪覆盖的圆锥形岩石山峰,在蔚蓝色的天空背景下闪闪发光。有人说,古波斯语中的“阿富汗”即“山上人”一词的延续。由兴都库什山脉及其支脉形成的中部山地,面积达41万平方公里,形成了阿富汗国土面积的主体。
兴都库什山脉决定了阿富汗的地理和气候,决定了古代阿富汗人的生存方式。阿富汗虽属于亚热带,但远离海洋,海拔又高,因而属于标准的大陆性气候。这里夏天异常炎热,冬天极度寒冷,昼夜温差变化剧烈。阿富汗每年7月前后最热,平均气温为25—30度;1月前后最冷,气温在0—5度。这里空气干燥,5—9月为旱季,10—4月为雨季,但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阿富汗的旱季降雨量极为稀少,像坎大哈、赫拉特之类的地方夏秋两季根本无雨。不过,阿富汗春秋季节的气候较好,尤其是夜晚。即使在最热的季节,伴随落日余晖而来的往往也是凉爽之夜。在贾拉拉巴德,尽管夏季难熬,冬季却是温暖的。另外,在阿富汗的西部山区,每年6—9月多刮大风。刮风时,天空飞沙走石,地面酷热难当;每隔两三天就要持续刮三四天大风,周而复始长达4个月之久。人们称它为“一百二十日风”,又名“阿富汗热风”。
如此气候之下,阿富汗人以畜牧和农耕艰辛度日。耕地只占全国土地的0.2%,古代定居的居民大多集中在坎大哈、贾拉拉巴德和赫拉特的绿洲,牧民则每年做一次长距离的迁徙,夏季带着畜群向北移动,冬季再回南方。如果去今天的阿富汗,只要进入山区,就会看到在那贫瘠的山谷中到处都种植着亘古罪恶之花——罂粟。虽然毒品浸染了阿富汗遍布砺石的土地,让阿富汗人生来就要苦苦挣扎在生存线上,但阿富汗仍然有上天赋予它的资源——阿富汗有世界上最大的未开采综合性矿藏资源,目前已探明的资源主要有天然气、煤、盐、铬、铁、铜、云母及绿宝石等,仅探明的天然气就有10.6万亿立方米。阿富汗可能拥有世界上蕴藏量最丰富的铜矿,全球第五大铁矿脉以及储量4亿吨的煤矿。此外,阿富汗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资源,那就是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
在俄国沙皇彼得大帝看来,不论谁继承他的王位,都应该向南推进到君士坦丁堡和印度。“不管谁在那里统治,谁就将统治世界。”彼得大帝说,“当俄国可以自由进入印度洋的时候,它就能在全世界建立自己的军事和政治统治。”彼得大帝为他的后代设想了俄罗斯帝国南下的三条路线:一条是从黑海经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到地中海,第二条是从南高加索经伊朗到波斯湾,第三条就是从中亚经阿富汗到阿拉伯海。人们翻开地图就会发现,在这三条路线中,经阿富汗这条通道为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