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洼归八十三 (第1/5页)
用户4081837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小说网www.qb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月里的大洼,渐有了嫩绿鹅黄。二月蓝,是这片黄天厚土的报春使者,报得春来,它就隐退了。芦苇尖尖嘴,显着淡红和浅绿,春风化雨,沉醉了大洼生机盎然。
四月,正是育秧的时节。优良的种子,散播在秧池里,黑子和二头三头终日劳作着不得半点时闲。秧苗悄悄地由嫩绿变化为葱绿,摇拽着主人们梦。
远古走出大洼的老人村里没几个了,他们的绝技在一把剃头的刀子里,走出大洼,走出乡野,走向远方的唐山和天津,他们的手艺在白毛老冬瓜上练就,致老冬瓜刮尽了白毛,且不损冬瓜的一丝皮,就算出了徒,就可在大城市里走街串巷,挣来权可养家糊口的钱。
剃头老人在温暖的春阳下眯着眼睛,他们看着他们的后人如何不同于他们,在给这片土地带来生机和希望。
黑子此间的时光,上体愈显黑了,他过早就不穿了上衣,裸露的上体被春阳的紫外线涂抹了红中泛黑的色彩,胸肌疙瘩肉处的几缕胸毛,也在周遭通黑中不显了固本的色彩。日子在春风里延伸,祖辈奔涌的热血在后辈人的脉管中不安分地狂奋,梦回梦醒间,扬帆了洼里后生的追远向上。
向上,就有不灭的星辰!
白玉产业合作社的墙壁上挂有一流程图表,上面清晰记着稻田管理的一览,4月育秧,5月插秧,5月至10月田管,田管期的管护又分了时段、放注水的次数、水量、晒滴地,直到收割期。
这一切,都是从祖辈人身上学不到的,过来吃的米,也只是称为粳米的,那是产量低的可怜的旱地劳作所获,去年合作社稻谷亩产均八百公斤,今年力求要突破每亩一千公斤。
水乡五月好,好在合作社的四百亩稻田一片葱茏。黑子的戏文在口中唱个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