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全本小说网www.qb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六七十年前,京剧三大须生(汪、孙、谭)鼎立,各有千秋。到了我上小学的时候,三大艺人俱入晚境,他们的歌腔却仍脍炙人口,余韵未歇。街头巷尾,老少争鸣,这里高歌“过了一天又一天,心中好似滚油煎”(汪派的《文昭关》);那里力吼“小东人,闯下了,滔天大祸”(孙派的《教子》);连妇女与小儿也时时咏叹着“店主东,带过了,黄骠马”(谭派的《卖马》)。稍后,则刘鸿升的《斩黄袍》、汪笑侬的《马前泼水》中的一部分戏词,正如今日周信芳的《追韩信》、马连良的《甘露寺》的某些部分,到处摹拟,力求逼肖。

曲艺中,特别是单弦与京韵大鼓,也有同样的情况,而且由票友们写出了大量的作品。

这个风气,今天不但还存在,而且更加热闹了:京剧而外,工厂与农村里也摹唱各种地方戏、各样鼓词,外加新的歌剧;百花齐放,各取所喜。

稍加留意,就听得出来,大家所唱的都是戏曲与曲艺中的韵语。原来,戏曲与曲艺的唱词是与诗歌分不开的。古代戏曲,除了一些俗语话白,都是精心撰制的诗词。后来,产自民间的戏曲,虽然唱词不能都达到诗的水平,却仍力求节奏分明,合辙押韵。所以,我刚才用了“韵语”二字。这就是说:唱词虽袭取了某些诗词的格式,而在质量上未能珠光宝气,都成为美妙的诗篇。是的,“店主东,带过了,黄骠马”是仗着谭腔传世,并无多少诗意。有的唱词,如“人来带过马走战”等等,不但全乏诗意,而且欠通。这不能怪艺人。在旧时代里,诗人骚客往往不屑于给民间的创作加工,而艺人文化水平又不都很高,于是东拼西凑,马马虎虎。有些唱词本来通顺,而艺人口传心受,以讹传讹,乃至越来越不像话。现在,各剧种都在表演时打字幕,有时唱腔本可博得彩声,可是抬头一看字幕,便悄然而止,颇为伤心。有些词句的确欠通啊!这个毛病,甚至在新编的戏曲与曲艺节目中也未完全清除。

这是件值得我们注意的事。首先是:戏曲与曲艺是广大人民所喜爱的。人民不但爱去听它们,而且高兴学会几句,供自己消遣。虽然没有统计过,我们却可以相信,会哼几句京剧或地方戏的一定要比爱朗诵诗歌的多着许多。从时间上说,“过了一天又一天”等等,已在我的耳朵里响了五六十年!当时的那些骚人墨客万没想到,他们自己所写的诗词也许一句也没传下来,而“过了一天又一天”却仍活在人的口中。他们若生在今天,我想他们会恍然大悟,会给戏曲与曲艺帮帮忙的。说到这里,我就想起当今的诗人,好不好自告奋勇,伸伸手帮点忙呢?是自告奋勇,绝对不许勉强!我知道,有一些诗人已经帮过忙或正在帮忙,但是还很不够。我们有四百多个剧种,而每一剧种又都有多少多少传统剧目,且需写新戏。即使我们所有的诗人都去帮忙,也还是不够用。那么,一位也不去帮忙,不更糟了么?有的青年,请原谅我的嘴直,把诗的领域划得太小了。他们以为只有新诗是诗,别的都不算数。事实上,戏曲与曲艺中虽然有不少不怎样的韵语,可也的确有不少好的诗。有一天,一位工人同志听完一段传统的鼓词,对我说:“这是诗呀!咱们为什么不多写这类的诗,既是诗,又能表演,多么好啊!”对了,青年朋友们,这位同志说的有点意思,请想想吧!别从门缝里看诗,把它看扁;诗的领域可览的很咧!“小东人”、“店主东”等等还可以传唱几十年或几百年,何况比它们更好的词句呢?人民既喜唱“小东人”等,干吗不爱真正的诗句呢?若是人人都唱着一些字句美,腔调美,思想美的唱词,不是更能陶冶性情,提高政治觉悟与文艺欣赏么?还有,艺人们既能给“店主东”安上那么好的腔儿,若遇到情文并茂的唱词,他们怎能不更精心地安腔遣字,充分发挥创造的才能呢?

写惯了新诗,忽然去写戏曲或曲艺的唱词,并不能马上成功。须下一番工夫。学习什么不要下苦功呢?下些工夫,既帮助了戏曲与曲艺的发展与提高,又无碍于写新诗,只是添了些本事,有什么坏处呢?要写新诗就写新诗,该写戏曲或曲艺,也不推辞;双管齐下,两条腿走路,难道不好吗?我们的戏曲与曲艺需要大家帮忙:传统节目有待整理与加工,新的节目急须创作。设若总是没有多少人会写唱词,提高唱词,可怎么办呢?我不劝告任何一位新诗人放弃新诗,去专写剧本或鼓词。各人有各人的嗜爱与兴趣,不可强同。我是说,来帮帮忙,学点新本领,谁也不会吃亏。我们曾经有过不少伟大的诗人,创作了不朽的诗剧。那么,我们怎么就不可以为戏曲与曲艺劳动劳动呢?假若通过我们的劳动,而人民都高歌着最美丽的唱词,代替了“小东人,闯下了,滔天大祸”,不也很好吗?戏曲与曲艺的唱词本该是雅俗共赏的诗,与诗人大有关系。我们不应因看到一些俗俚欠通的老词儿就鄙视戏曲与曲艺,老词儿中也有很好的诗。我们应当学习那些好的,而给不好的去加工,并创作更好的新词儿。雅俗共赏的唱词并不容易写,我们去学习学习,或者还有益于新诗的创作呢。把诗看宽一些,从而丰富我们的写作本领,一定有益无损。

是的,雅俗共赏实在不容易作到。太雅,难免脱离群众。太俗,又难于精炼。俗而不通,固然是个毛病;雅而不通,就更莫名其妙,不知所云。雅与俗能够很好地结合,词达理畅,可真不容易。这值得我们学习。

我真希望诗人们把他们的热情带到戏曲与曲艺中来,给戏曲与曲艺以有力的支持,使它们得到新的血液,推陈出新,雅俗共赏,好一番峥嵘气象!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娱乐圈]无差别对待

[娱乐圈]无差别对待

一芝苍
由于公司财务问题,蓝慕所在的组合出道仅三个月就要面临解散。 最后一次和粉丝在舞台上的见面,发表感言时蓝慕温柔一笑,泪珠却是顺着脸颊滑下:能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和大家相遇,真是太好了。 这段视频被粉丝传到网上怀念,三个月都没被发现的美貌就这样突然被注意。 看着视频里的蓝慕一滴泪是楚楚可怜、我见犹怜。 【晕,能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看到这样的美女,真是太好了!】 【我愿集资换美女再落一滴泪!】 【梨花带雨原来
其它 完结 51万字
小魅魔他穿错书了

小魅魔他穿错书了

采采来了
夭寿啦,天地间最后一只小魅魔,穿书穿错啦! 他要穿的是一本X棠文,然而一睁眼,却掉进了渣攻贱受文里,成了贱受的恶毒弟弟。 恶毒弟弟喜欢渣攻,和贱受抢渣攻,并且为讨好渣攻,不惜去算计渣攻他二叔的遗产。 渣攻他二叔,是权势滔天的大佬,又帅又有钱,只一点不好 大佬身患绝症,没几天能活了。 在原着结局里,大佬死之前捐掉财产,还把他送去坐牢! 在牢里,他死的惨兮兮。 读完剧情的小魅魔:呸! 他才不要这个结
其它 完结 64万字
盗墓:九门团宠是神棍

盗墓:九门团宠是神棍

马由頁
【盗墓,女扮男装,原著角色无CP,团宠】齐八爷有一个小孙女从小养在膝下,当年他亲自赐名,不管生男生女都要叫齐乐川。 自从她的父亲齐羽进入西沙考古队失踪后,齐乐川就被养在八爷膝下,奇门八算样样精通,将自家的门面打理的头头是道,直到吴家小三爷回到吴家老宅··· “我从不信鬼神之说。”少年天真稚嫩。 她懒懒掀眸,“在本店买东西会免费送一卦,至于您信与不信,与我无关。” “哎,你这小娘炮
其它 连载 141万字
山林王国

山林王国

一二32
关于山林王国: 种地,养生,种地,养生,养生,养生,养生……从一屋一地,到一城一国,建立属于自己的山林王国。
其它 连载 246万字
文城

文城

余华
《活着》作者余华时隔8年,全新长篇重磅归来。 《文城》讲述了在清末民初的动荡年代,北方青年林祥福与南来女子纪小美相遇、相爱,但小美在生下一女儿后突然离开,再无音讯,林祥福背着女儿一路南下,寻找妻子小美所在的“文城”的故事 [2]。该书承续了余华民间叙事的风格,不动声色地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了林祥福、纪小美以及与他们相连的各色人物的爱恨悲欢、颠沛起伏,牵引出军阀混战、匪祸泛滥的时代之殇。
其它 完结 20万字
四合院:何大清开局强娶秦淮茹

四合院:何大清开局强娶秦淮茹

天朝大学士
关于四合院:何大清开局强娶秦淮茹: 熬夜加班猝然长逝的何大庆魂穿何大清,重生51年,开启新生活。此时白寡妇刚到轧钢厂,还没与何大清深入交流,一切都还来得及。为避免晚年被养子扫地出门的悲剧,何大清决定,先将秦淮茹给娶了吧。要什么寡妇,拉什么帮套,黄花大闺女不香吗?年龄差距?年龄从来不是感情的阻碍,只要彩礼够厚。
其它 连载 73万字